热门关键词: 开云体育app网页版入口 开云app网页版入口 开云平台app网页版入口
都说互联网时代的红利正在消失,但互联网的思想和方法,不能被「狗熊掰棒子」地遗忘。
这个事情的起点是我很好奇这本书,为何与 2 年前的小米企业传记型的那本《一往无前》如此风格迥异。
记得一个月前拿到审读版的「白皮书」的时候,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个结构化梳理的「论文」,准确的说,是对小米 12 年极致互联网实验的方法论梳理和分析。
后来和雷总有过一些私下探讨,让我理解了这本书诞生的初衷。在这本我认为近年来最真诚的企业家著作里面,有一些值得「敲黑板」的核心要点。
如果你还没看过这本《小米创业思考》,可以把这篇文章当成个「领读」材料参考下。
2011 年,雷军在第一代小米手机发布前夕,我邀请他来过极客公园做过一次访谈。在朝阳公园「索尼探梦」的地下室,雷军第一次公开详细讲述了他用互联网颠覆手机行业的创业设想,那时候,他已经明确提到了「铁人三项」模式(硬件为本,软件、互联网服务为依托),七字诀(专注、极致、口碑、快),听起来信心满满。但是当我问「有多少人被雷军说服了?」现场却举手者寥寥。
雷军对这段经历印象很深,这本书里也提到了这个细节。但互联网出身、从未有过硬件经验的雷军,还是靠着一个不一样的方法论,在这个全球几乎竞争最激烈的商业赛道。迅速创造了一个全球 500 强体量的公司。
这听起来是个了不起的传奇,但在雷军看来,小米这 12 年的互联网实验结果,不只是一个全球 500 强就总结完了。小米用到的方法、实验的过程、实验的结果、以及实验的边界(何时有效、何时无效),值得认真做一些总结。
雷军很喜欢「实验」这个定义,他觉得小米创立的前四年,他实验得「最激进」,现在看来,甚至为此留下了一些坑要填。但他觉得这不是因为他当时「不知道商业规则」,或者是「一个情商很差的人」,他就是想试一下实验能不能做成,效率能极致到什么程度。
最开始,这本《小米创业思考》曾写成一本偏互联网方法论的理论书,但调子一成了「雷总首部商业著作」。「(同事)就说要有高度、有深度、高屋建瓴,要有经济学家的眼光、哲学家般的睿智,唉呀,我说这个完全不是我吧!」雷军说大概纠结了一年以后,确定要把书的调子降下来,就写一本朴实的书,真实回顾小米走过的路,变成一个可以「开源共享的」互联网实验的论文。
据说这本书在出版前经历了完整的四轮审读,一共请了 30、40 位小米 12 年实验的亲历者,而他们提的大部分意见都被吸收采纳了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视角不只是雷军个人的。
所以《小米创业思考》更像一篇「论文」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它没那么多故事性,更多是方法论的总结梳理——用雷军的话说,「这不是一本畅销书,甚至我都觉得可能不是一本大家能读得下去的书。」
但雷军觉得认真朴素的把小米的实验总结清楚才是他的目标。因为这本书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,就是向内部传递小米两年前那次最重要的复盘思考。
2020 年,正值疫情期间,也是小米十周年。疫情下,雷军说他是有很大焦虑的。虽然 2019 年,公司年营收突破了 2000 亿元,跻身最年轻的《财富》世界 500 强企业。团队多少也「财富自由」,可以说创业已经从「攻业」转向「守业」。
当时的雷军依然感到迷茫:他思考的是,面对新的环境局势,小米还能延续过去的成功吗?未来小米该怎么走?「其实是小米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怎么样才能解决成长焦虑的问题。」他在书里写道。
当时放眼四周,小米就没有可以借鉴学习的对象。在世界 500 强企业里,小米是最年轻的,别的企业基本都延续了好几代。「我们面对的问题,没多少(公司)可以交流,没人有答案。」雷军说。小米只能从自己身上学习,「见招拆招、一点点去构建。」
2020 年初的整整半年,雷军带着高管团队进行了一轮轮反复的复盘和反思。据他说很多次都是从晚上 8 点讨论到凌晨 4 点,像这样的会议,雷军至少参加过 15 次。
大家讨论的问题很深入、很直接,但核心就是回答:「我(小米)是谁?从哪里来?到哪里去?做对了什么?做错了什么?」
雷军说,回到原点思考很重要。因为无论创业者的初心如何,经过五年、十年,一定会被残酷的现实扭曲。尤其是网络公司「卷」得不得了,他形容公司就像「套上绳索的牛」,受到外界各种作用力的拉扯,很容易忘了初心。
而这次反思的结果,就是《小米创业思考》的内容雏形。它需要梳理清楚小米到底在做一个什么样的实验,那些是值得坚持的方法?那些是实验里看清的边界?这是一定要说清楚的。
这次反思让小米收获巨大。雷军甚至觉得所有创业者发展到一定阶段,都值得花足够的时间这样反思一遍——不是那种找个周末开个会的形式,而是真正敢于花足够的时间讨论的足够通透,「保证凤凰涅槃。」雷军觉得正是因为那半年的反思,小米从容地面对了过去三年的环境变化。
雷军希望将这次反思的结果在内部传递下去。他首先写了一个大约可以讲两小时的 PPT,在内部做过两、三次的分享。但他发现,这一些内容对全员还是不够完整的。最后,他想到干脆将它整理成一本书。「我愿意花这么大代价写这本书,(把它)排在我优先级的前十,就希望统一思想。」雷军说。而统一思想就需要足够充分的信息和更加完整的逻辑。
所以说这本书是破除一些「传奇光环」后,记录了小米方法论的核心真相,甚至是希望在组织内传承的「源代码」也不为过。
我其实有一种强烈的感觉,雷军至今无法释怀的是,创业最初他为小米自豪地、旗帜鲜明地喊出「性价比」的口号,这却成为外界对小米最大的误读。
雷军说,性价比是一个比较概念,它意味着:同样的价钱,性能更好。同样的性能,价钱更优。「这是不是商业圣经?除了奢侈品,有任何公司不做性价比吗?」雷军说。
2010 年创业之初,雷军看到了中国制造业「便宜没好货、好货不便宜」的现状。他认为,中国制造业并不缺工匠精神、也不缺创新意识、更不缺成本控制能力。本质上缺的是商业运作效率。他总结,小米只干了一件事:即通过一场极致的效率革命,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了极致的「性价比」产品。
本质上说,他希望实现的减少与用户的商业博弈,建立了真正的商业信任。最终的目标其实是为提升效率,而且效率又是一个创业者最应该创造的东西。
当外界总是将性价比跟「便宜」、「中低端」联系在一起,「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办法把它擦干净了。」雷军对此多少是有些苦闷的。
第一,走「爆品」模式,当商品出货量足够大,就可以分摊每件商品的研发成本;第二,靠产品口碑和电商直销,省下营销、销售等环节费用;第三,加快资金流速,让公司沉淀、可调用的资金更多,提升公司的收益率。
而更核心的是小米的「铁人三项」模式:虽然在硬件上「不赚钱」,但在软件、互联网服务上赚钱。总的来看,小米的收入和利润都不低。
总结起来,小米实际是用一套相当复杂的系统,达成了客户、员工、股东等多方满意的平衡。雷军说,这极其考验创业者的管理和商业模式驾驭能力,「(小米)的时候已经干了 20 多年,跨了几个行业,但如果(创业者)初次干就很难干起来。」他说。
雷军将「性价比为纲」定为了公司铁律。2018 年,他劝说小米董事会通过决议: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超出 5%,如果有超出部分,将以合理方式全部返还给用户。
历史上基本上没有公司会主动限制自己的净利润率。但雷军说,这长远看对公司有利。因为高利润让公司很难保持饥饿,而低毛利才能让公司更强大、活更久,「因为这很难,逼着我们刀尖上跳舞。」他甚至直接将公司分为溢价模型和性价比模型两种,他坚信伟大的公司都是后者。
当我问他,低毛利模型会不可能影响研发投入不足,进而影响科学技术创新。雷军说,这又是外界对小米的一大误解。
首先,他表示研发投入计入的是成本,而跟毛利和净利无关。其次,小米的研发投入并不低,自 2017 年开始,小米的研发费用每年增长 40%,去年小米的研发投入达到了 132 亿元。再次,他认为科学技术创新跟钱并没有必然联系,「否则那些有钱的巨头就变成日不落帝国了。」
他认为,科学技术创新主要跟研发效率有关。「一个优秀工程师(的效率),顶得上五十个、五百个(普通工程师)。」
而招揽、留住优秀工程师的核心,雷军认为,是建立工程师文化。他自己就是工程师出身,更了解工程师要说明。他希望从精神上、物质上,为工程师建立职业自豪感。「在小米,优秀的工程师会被认为很重要,不需要当『官』也会有很好的未来。」他说。
他曾亲自设置一套奖励机制:每年,从工程师中选拔 20% 为优秀青年工程师(已入选的不再参选),每人获价值 70 万的期权。雷军说,几年连续做下来,这相当于是「普惠」政策,最终全公司 67% 的工程师都能拿到激励。
这种对工程师管理和研发效率的思考,雷军觉得足够再写一本书的。很多人觉得小米的成功靠的只是极致的互联网效率,但雷军觉得这也是不完整的理解,公司的核心当然应该是科技,一定要在科技领先的基础上再谈效率,但在追求科技领先这件事上,你也不能不讲效率。
小米模式本质上是创新加效率的「加强型」性价比模型。在生产制造、流通领域,它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;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,它代表了一种更健康质朴的消费思潮和价值取向;在宏观经济视野中,它是一种创新的高效发展模型。而这一切的实现,还有待持续的探索和完善。
如果说,小米手机硬件成功的关键是极致性价比。那么,小米软件成功的关键,则离不开雷军总结的「互联网七字诀」,即「专注、极致、口碑、快」。这成型于雷军 1997 年至 2007 年执掌金山十年间的思考。
只不过这个被极简化的定义,很多时候会被其他人片段性的理解。比如很多时候我遇到的创业者会关注「专注、极致、口碑、快」这几个定义下的某一两点,而忽视了这 7 个字其实是一套完整的逻辑。
我的理解是,因为专注才有可能做到极致,而极致才有口碑,口碑才带来营销效率,同时效率要持续的滚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「快」。
比如在在书中,雷军详细阐述了他是如何应用这个逻辑成功地打造了 MIUI 系统,以此来实现小米手机的破局。
同时,这些词的背后也投了一些具体的案例支撑。比如专注,小米创业时资金、精力都不够,团队就把「打电话、发短信、通讯录、桌面」这四个最重要的功能「做好做透」;比如快,当时 MIUI 是全球第一个每周更新的操作系统;比如极致,团队设计的锁屏、主题等功能都是当时市场最好的;比如口碑,没有借助任何外部资源推广,MIUI 在运行第一年就积累了超过 30 万宝贵种子用户。
雷军的「互联网七字诀」本质上是一套紧密联系、不可分割的系统。这也是怎么回事小米的实验难,因为四个要点都必须做到,缺了哪个都不行。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「简单概念背后的复杂实践」,而这本书里一大突破,则是对这个复杂实践的总结和思考。
比如专注,这个度很难把握,何时该精简、何时该扩张?比如极致,怎么区分极致和「自嗨」,怎么把握极致的度?比如口碑,它不是绝对的,可以被水军操纵;比如快,其实也一定会会留下后遗症……
某种程度上,雷军在书里复盘了「互联网七字诀」的边界:它能运用到什么程度、何时要往回收。
这显然也来自于他在两年低谷期的反思。当时雷军意识到,创业前四年他将「互联网七字诀」运用得太激进了,「过犹不及」。以极致为例,当时小米坚持零市场投入,以致忽略了公司和整个生态的关系,这某一些程度上也间接影响了小米的口碑。
2015 年- 2016 年之后,他说自己将「互联网七字诀」的运用往回拨了大概 20%。他认为「(公司)小的时候肯定要激进,但大的时候要往收,收一点就会走得更远。」
他甚至觉得还是有点遗憾,「收得晚了一点」。如果更早往回收,也许小米能够尽可能的防止 2015 至 2016 年的低谷。「因为在最关键的时刻摔了一跤,错过了最好的 timing 之后,我们付出的成本和代价高太多。」
他觉得直到今天,小米也依然未能回到 2014 年的巅峰状态。假如没有 2014 年过早到来的极致成功,小米扎扎实实干到今天,也许成就感会更强。说白了,就是效率这件事还要放到更长期来衡量。
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,互联网已进入了下半场。但雷军不赞同。他认为,现在互联网的发展阶段是终于脱离了幼儿期,开始走向青春期、真正走入苍茫人世,为所有人、所有事赋能。
雷军对我说,相比 12 年前,小米汽车这件事上,他的方法论会更成熟一些。例如,他在小米汽车重拾了「统一思想」、「亲自招人」的传统,「整个团队的变化非常之大,极具战斗力。」在小米汽车成立的这 500 天里,他自信「做错的事情不多」,每一步怎么走也都是「教科书级别的」。
在他看来,小米过去十二年极致互联网实验,本质上只是实验的 1.0 阶段。小米还需要下一个十年,去验证更合理的方法,再带来再突破、再升级。
可能这书对历史的复盘和总结,也定义了小米正在向 2.0 阶段进发的方向。——正如雷军对说的,走到今天,小米这个体系也在一步一步完善之中,可能永远也没有尽头。这场实验还在继续,过程中的小米依旧会被低估,而再给小米 10 年时间,那时候的小米才能真正的完成他心中要完成的那个目标。
身边有不少创业者朋友也看了这本《小米创业方法论》,我收集了一些他们的看法,作为本文的补充。
书中对我最大触动的地方是讲工程师文化部分。很久里,作为技术创业者面临业务挑战,我的心思都在客户上业务上营销上,经过过七年创业,也是最近特别深刻感受到我们 Airdoc 安身立命恰恰是因为强烈的工程师文化。这本书里我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。
雷军《小米创业思考》写得蛮好,特别是 10 年小米在生态链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探索上取得的成绩,做的是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和效率的事情。之前了解得不多,这次系统学习了。
创业显然是有方法论的,小米 5 年就 460 亿美元估值,10 年内变成全球 500 强都说明这是可行的。《小米创业思考》其实就记录了这些方法论。读书时感慨统一思想很重要,所以还是要不定期做深度会谈。另外一点是永远相信优秀的人的力量,尤其是像工程师这样的创造性岗位,做创新产品和业务时一个优秀的人可以抵 5 个甚至 10 个。所以选对人、用对人、开对人都非常重要。
读《小米创业思考》,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网络七字诀和「铁人三项」模式,小米以技术为本,性价比为纲,做最酷的产品。这本书背后,我看到的是雷总的学习能力、问题解决能力、抗挫折能力,以及旺盛精力。
咨询热线
4000-662-888